05/29/2023

迎接新世紀

傳播真相 回歸傳統

《二十四史》名句

1 min read

《二十四史》為中國歷朝歷代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從《史記》到《明史》含4000多年歷史,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瑰寶。其中的經典名句能帶給我們生活中正向的指導。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擁有無數名句,意義非凡,字字珠璣,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從中獲得古人智慧~!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譯文: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三國誌》)

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譯文:能得到上天的佑護,而萬事吉祥,無所不利。(《後漢書》)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法網廣大無邊,即使再寬鬆稀疏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後漢書》)

義所在,毅然必為,於富貴名利泊如也。

譯文:合乎道義的事,很果斷地去做,對於富貴名利則看得很淡。(《明史》)

天不稱高而體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無不載,高無不覆。

譯文:天地大德包含宇宙萬物,無不覆蓋,無不承載,使萬物生生不息,卻不以此為功。 (《舊五代史》)

以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東西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食嗟來之食。(《後漢書》)
【譯】志士再渴也不飲盜泉的水,廉者再餓也不吃嗟來之食。

盜泉之水:比喻以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東西。
嗟來之食:帶侮辱性的施捨。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多,而憂智之不博。(《後漢書》)

【譯】不要擔心職位不夠高,而應該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不要以俸祿不夠多而感到恥辱,而應該想想自己的學識夠不夠淵博。認為不要在官位俸祿上患得患失,而應去追求道德和學識的進步。

欲治身,先治心;欲責人,先責己。(《元史》)
【譯】要修身,應先從心靈做起;要想要求別人,首先要求自己。

仁義豈有常,蹈之則君子,背之則小人。(《三國志》)
【譯】仁義哪裏是專屬於特定人們的,奉行它,就是君子;違背它,就是小人。

養心莫善於寡欲。(《明史》)
【譯】修養內心的好辦法是減少慾望。

欲不可縱,漸不可長。(《明史》)
【譯】慾望不能放縱,小錯不可令其滋長為大錯。

丈夫有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譯】大丈夫要有遠大志向,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加旺盛。比喻人須立志,不怕困難,逆流而上。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志》)
【譯】比喻有志向的人即使年老,仍有雄心壯志;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二十四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其中有許多名句警言宣揚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們要順從天理,擇善而從。

17、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梁書》)
【譯文】立人之道,在於仁與義。

18、安貧樂道,恬於進趣。(《後漢書》)
【譯文】處於貧困境地,仍樂於堅持守道;盡心於理想追求,樂在道中。

19、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後漢書》)
【譯文】博學廣聞又堅持自己的志向,深切了解未悟之事並隨時思考自己能及之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史記》)
【譯文】說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決斷,已經承諾過的必定要實現,以示誠信。

21、質於天地,信若丹青,我無彼欺,爾無我詐。(《舊五代史》)
【譯文】效法天地之質樸無私,誠信如丹青始終不渝,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互不欺詐。

2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
【譯文】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以真心誠意去做事,甚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譯文】原指桃李雖然不言,然其花果芬芳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以至於樹下走出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嚴於律己,自然會感化他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24、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耶!(《晉書》)
【譯文】我怎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呢!表現出為人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不事權貴的高風亮節。

迷而知返,得道不遠。(《魏書》)
【譯】迷途知返,能夠醒悟過來往正道上走,離得道的日子就不遠了。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漢書》)
【譯】指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意指勸導人改過。

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梁書》)
【譯】留給後代滿筐的黃金,不如留下一部經書。

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南史》)
【譯】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子孫,不是很好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新唐書》)
【譯】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帽;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濬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新唐書》)
【譯】希望樹木長得茂盛,必定要使樹根牢固;要想使河流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一定要多積累道德、仁義。

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能思其所以亂,則治矣;能思其所以亡,則存矣。(《新唐書》)
【譯】能思考發生危難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平安;能思考發生禍亂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太平;能思考導致滅亡的原因,才能夠保持長存。

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在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新唐書》)
【譯】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於積蓄多少,在於是否知道百姓的苦樂。

世之質文,隨教而變。(《三國志》)
【譯】天下文風的樸實或華美,是隨教化而改變的。

集眾思,廣忠益。(《三國志》)
【譯】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隋書》)
【譯】若想讓水流清澈就必須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為(或者是末端)就必須端正其思想(或者是根本)。

天應人和,時會並集。(《舊唐書》)
【譯】順應天理,和洽人心,時運就會一併到來。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史記》)
【譯】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漢書》)
【譯】不執著追求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指不慕榮利,安於淡泊。

為國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質後文。(《宋書》)
【譯】治理國家的道理是給民以食物不如給民以信義。做人的要義在於首先要講誠信,才可以飾之以文。

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後漢書》)
【譯】刑罰不能加於無罪之人,邪惡的勢力不能戰勝正義之士。

專己者孤,拒諫者塞。(《後漢書》)
【譯】獨斷專行的人,會使自己陷於孤立;拒絕諫錚的人,會耳目閉塞。

神人之共怒,諒天地所不容。(《舊五代史》)
【譯】使神與人共同憤怒的倒行逆施的人,必為天地所不容。

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其亡也,視民為草芥。(《三國志》)
【譯】要使國家興盛,就要關愛百姓,愛民如子;國家敗亡,是因為百姓被當成泥土草芥。

知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後漢書》)
【譯】智者順應時勢而為,愚者卻違反天理而動。

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宋史》)
【譯】君子以志同道合為朋,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為朋,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譯】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以使自身敗亡。

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新唐書》)
【譯】喜歡聽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沒有不興盛的;拒絕別人的規勸,沒有不混亂的。

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周書》)
【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恭儉福之輿,傲侈禍之機。(《北史》)
【譯】恭敬節儉是承載福祿的車子,而驕縱奢侈則是禍患之機兆。

克儉節用,實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敗德之本。(《舊唐書》)
【譯】堅持儉樸,厲行節約,是弘揚正道的本源;崇尚奢侈,放縱情慾,是敗壞德行的根本。

清者蒞職之本,儉者持身之基。(《周書》)
【譯】公正廉潔是任職的根本,節儉是修身養性的基礎。

清者則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三國志》)
【譯】清廉者心境平和而為人正直,忠貞者只走正道。

以天地長久,而人居其間,有白駒過隙之喻。(《三國志》)
【譯】由於天地長久,而人居於天地之間,因而有人生短促如白駒過隙的比喻。形容人生之短暫與天地之無窮。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舊五代史》)
【譯】指時機難得,必須抓緊,不可錯過。

見微而知清濁。(《史記》)
【譯】看到一些跡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清白與污濁。

人心所歸,惟道與義。(《晉書》)
【譯】人心所歸向,惟在天理、道義。

(全文完)

《為什麼會有人類》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1/21/n13912117.htm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4/17/n13975246.htm

夏日印花連衣裙網址:ttps://www.artistfashion.com/zh_tw/?utm_source=BrotherMedia&utm_medium=DJY/NTD&utm_campaign=Summer2022&utm_content=300×600

無限觀看【神韻作品】(English.Vietnamese)可以用code:2082Z降低10%費用:https://www.shenyuncreations.com/zh-CN/subscription

To purchase tickets to Shen Yun, please login購買神韻門票請登錄:https://www.shenyun.com/tickets Can’t wa

法輪大法全部經書:

正體:https://big5.falundafa.org/falun-dafa

简体:https://gb.falundafa.org/falun-dafa-b

在線閱讀各語種《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
線上免費學習班 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

All Falun Dafa Sutras:https://en.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

Read online in all languages《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

Free Online Learning Classes: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

Falun Dafa Buch auf Deutsch:https://de.falundafa.org/buecher.html

Kostenloser deutschsprachiger Falun Gong-Kurs:https://lernen.falundafa.at/

All Falun Dafa Sutras:https://en.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

Read online in all languages《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

Free Online Learning Classes: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

神韻チケット&公演情報 jp.shenyun.com/2023/001/

法輪大法 書籍&新経文 https://ja.falundafa.org/index.html

法輪大法無料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    https://ja.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

編集者:鈴蘭

責任編輯:xtd

授權【迎接新世紀】網站宗旨:傳播真相 回歸傳統。把正的善的美的純的光明作品呈現給大眾使讀者受益的非贏利公益事業。特點:群英薈萃之地 民眾容通之處。(海納百川 潤澤蒼生)歡迎投稿【迎接新世紀】郵箱:liwenhan87@gmail.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