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2023

迎接新世紀

傳播真相 回歸傳統

世界文化遗产《西藏布达拉宫》(附音樂)

1 min read

世界遗产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纪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

这三处地点风景优美,建筑创意新颖。加之它们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构成一幅和谐融入了装饰艺术之美的惊人胜景。

概 况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7世纪),当时称“红山宫”,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白宫、红宫以及周边与之相搭配的各种建筑。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建成于1648年。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7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此外,布达拉宫还包括有山上的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以及山下的雪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马基康、印经院、马厩、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附属建筑。

从17世纪中叶到1959年以前,布达拉宫一直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建筑中,蕴藏了藏、汉、蒙等民族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区的东南部,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01年)。先后被称为“惹刹”、“逻些”等,9世纪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清代(公元1644~1911年)又称其为“伊克昭庙”。它是西藏地区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木结构建筑。大昭寺初建时的只有8间殿堂。15世纪宗喀巴在此创建了喇嘛教格鲁派,寺庙的香火日渐繁盛起来。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对大昭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葺,最终形成了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大殿的一层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更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罗布林卡位于布达拉宫西侧约2公里的拉萨河畔。“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它始建于公元18世纪中叶,是历世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自七世达赖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均曾对罗布林卡进行扩建,其中以八世和十三世达赖进行的扩建规模最为宏大。八世达赖扩建后,使罗布林卡明显具备了园林特点。十三世达赖主要辟建了“金色林”,并在园林西部修建了金色颇章等建筑。

罗布林卡的占地面积约为360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

罗布林卡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又分为宫区、宫前区和林区三个主要部分。以格桑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第二重围墙内南院的东南部。以措吉颇章(湖心亭)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格桑颇章西北约120米处,是罗布林卡中最美丽的景区。以金色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罗布林卡西部。各组建筑均以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规划整齐,具有明显的藏式建筑风格。主要殿堂内的墙壁上均绘有精美的壁画。此外,罗布林卡内还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典籍。

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

高度的建筑艺术成就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

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建筑相结合的例证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

保持了历史原状

布达拉宫现存的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均保存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原状,真实性很高。

建筑装饰艺术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不仅在整体建筑上有着创造性的高度成就,而且它的各部分的设计、艺术装饰(雕刻、彩画等)都达到很高的成就。

西藏是中國最美的地方-這就是我目前的認識。它的美,和其他地方的美不同,它的美是出世間的、純淨的、超脫的、飄渺的、靈動的,不同凡響的美。2013年7月份的時候,和女兒一起去了西藏,從上海坐飛機降落到青海,在青海省看油菜花,然後再從青海坐青藏鐵路進入西藏。不經意間,快10年了,這10年間,西藏的美景不時的出現導我的腦海,做這個視頻做為紀念。也紀念我全心修練10年。

在我的印象中,西藏是中國最美的地方,拉薩在藏語中是聖地的意思。我相信拉薩是佛教徒的聖地,就如同麥加是伊斯蘭教徒的聖地一般。布達拉宮是罕見的美妙建築,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遊客。藏族同胞搖著藏經筒,虔誠的朝拜,或者在門口磕長頭,一遍遍的訴說著對神佛無限的崇敬。布達拉宮原本是吐蕃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的寢宮,後來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辦公地,裡面充滿了濃濃的宗教色彩,裡面的僧人守著酥油燈,虔誠的讀著經文,仿佛我們不存在一樣。布達拉宮現在已經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真身存放地。

布達拉宮是實木結構,外牆厚2-5米,牆身全部由花崗岩砌築,地基深入岩層。搭建在海拔3700米的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經過1300年的歷史,依然屹立。布達拉宮建築面積有40萬平方米,東部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居住地,中部紅宮是佛殿以及歷代達賴喇嘛的真身存放地,房頂這種白瑪草是藏族人民的智慧,用來減輕房屋的重量,紅宮裡面的金塔是歷代達賴喇嘛圓寂以後老百姓捐助建造的。最為雄偉壯麗的塔是五世達喇喇嘛羅桑嘉措的靈塔,靈塔由3721公斤的黃金構成,塔上鑲有珍珠、寶石、珊瑚、瑪瑙、琥珀等18677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布達拉宮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文陳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故事了。當年松贊干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在拉薩建造了舉世震驚的999間宮殿,也就是現在的布達拉宮,爾文成公主也帶去了大量的陪嫁。這張唐蕃分界碑的照片是我在2013年去青海省看油菜花的時候拍攝的,具體地址是青海省湟源縣,這裡曾經是唐蕃戰爭的主戰場。貞觀十二年,唐太宗擊退了吐蕃軍隊,歷史上叫松州之戰,也是唐朝和吐蕃的第一次戰役。松州就是現在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省湟源縣的日月山歷來是內地去西藏的咽喉要道,日月山的日月亭壁畫是為了紀念文成公主2爾建造的。日亭壁畫逐一反應了文成公主進藏帶去的紡織、釀酒、音樂、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文化。文成公主在西藏大約40年,文成公主入藏以後,帶去了一個比較和平、友好的唐蕃關係。

現在我們去大昭寺。大昭寺是松贊干布為尼泊爾的尺尊公主所造,現如今裡面放著文成公主從大唐帶去的釋迦牟尼的12歲等身像。據說釋迦牟尼活著的時候,親自塑造並開光了3尊等神像,8歲等身像,12歲等身像和35歲等身像。據說35歲等身像現在在印度,也有人說找不到了。我們在途中經常看到許多藏民在磕長頭,沿著馬路一步一屈一磕頭。這些人去的目地就是西藏拉薩的大昭寺。有的人要磕幾天幾夜的頭,足見藏民對釋迦牟尼佛的無限崇敬。現在的大昭寺是1972年重新修復的,從1959年到文化大革命初期,西藏有2700座廟宇幾乎被毀。1966年大昭寺被做為「破四舊」的目標被攻擊,摧毀了很多佛像,後來大昭寺成了養豬場。很多文物灰飛煙滅,滿牆的珍貴壁畫被圖改成毛澤東語錄。痛定思痛,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旅途中給我印象很深的是西藏的甜茶,在我的印象中,西藏只有酥油茶,不過甜茶顛覆了我的想像,它比我以前喝的所有奶茶都更好喝。下一站我們去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最長、也是落差最大的峽谷。青山綠水,九曲十八彎是其特點。

大峽谷最有名的莫過於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藏語的意思是直刺天空的戰矛,海拔7782米,世界最高峰排名第15位。在去聖湖的路上,途經的風景也是讓人流連忘返、美輪美奐。納木錯湖,藏語的意思是天湖,同樣在蒙語中叫騰格里海,也是天湖的意思。羊卓雍錯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它的美在於它的倒影。碧玉般的山川,鏡子般的湖水,湛藍的天空,藍得讓人神往。卡若拉冰川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冰川,卡若拉冰川晶瑩、剔透、聖潔,所以我把它做為我片頭的風景。下一站我們去小昭寺,據說小昭寺是文成公主親自奠基並建造的。小昭寺比大昭寺破敗許多,文化大革命時期曾經遭過毀滅性的破壞。後來又被當作倉庫,昔日輝煌蕩然無存。最為可惜的是釋迦摩尼8歲的等身像被鋸為2段,因為寺裡面不讓拍照,所以,我還是遵守當地的規定。

雖然如此,少年王子的釋迦摩尼依然是珠光寶氣、氣宇不凡、彌足珍貴。在去西藏之前,我曾剛剛去過江西的三清山,知道了張老道活了370歲,我非常的震驚,我終於覺得那些修煉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不管修佛也好,修道也好,我覺得都是要做好人,是否真修,還看人心。西藏之行結束了,我的新的人生開始了······

感謝圖文視作者

《為什麼會有人類》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1/21/n13912117.htmJapanese:https://jp.minghui.org/2023/01/23/89043.htmlEnglish:https://www.theepochtimes.com/falun-gong-founder-li-hongzhi-publishes-why-do-human-beings-exist_5000952.htmlDeutsch:https://www.epochtimes.de/falun-gong/gruender-von-falun-gong-li-hongzhi-veroeffentlicht-warum-gibt-es-die-menschheit-a4126954.html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4/17/n13975246.htmJapanese:https://jp.minghui.org/2023/04/18/90685.htmlEnglish:https://www.theepochtimes.com/falun-gong-founder-mr-li-hongzhi-publishes-why-creator-seeks-to-save-all-life_5201909.htmlDeutsch:https://www.ganjing.com/zh-CN/video/1fqc9slbmch3uJZOOQXxrW9Ch1ab1c

無限觀看【神韻作品】(English.Vietnamese)可以用code:2082Z降低10%費用:https://www.shenyuncreations.com/zh-CN/subscriptionTo purchase tickets to Shen Yun, please login購買神韻門票請登錄:https://www.shenyun.com/tickets Can’t wa

法輪大法全部經書

正體:https://big5.falundafa.org/falun-dafa…简体:https://gb.falundafa.org/falun-dafa-b

在線閱讀各語種《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
線上免費學習班 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All Falun Dafa Sutras:https://en.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Read online in all languages《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Free Online Learning Classes: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Falun Dafa Buch auf Deutsch:https://de.falundafa.org/buecher.htmlKostenloser deutschsprachiger Falun Gong-Kurs:https://lernen.falundafa.at/All Falun Dafa Sutras:https://en.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Read online in all languages《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Free Online Learning Classes: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

神韻チケット&公演情報 jp.shenyun.com/2023/001/法輪大法 書籍&新経文 https://ja.falundafa.org/index.html法輪大法無料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    https://ja.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

責任編輯:xtd

【迎接新世紀綜合】網站宗旨:傳播真相 回歸傳統。把正的善的美的純的光明作品呈現給大眾使讀者受益的非贏利公益事業。特點:群英薈萃之地 民眾容通之處。(海納百川 潤澤蒼生)歡迎投稿【迎接新世紀】郵箱:liwenhan87@gmail.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