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什么?《孔子被人誤解的4大事》
1 min read
孔子姓孔吗?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为什么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号显然有着结构性的差异。孔子的名号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纥的名号中,却有名无姓;纥是名,故叔梁纥又称陬人纥;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么,孔子为什么姓孔?
从文献记载可知,孔子的列祖列宗中,没有以孔为姓的,孔姓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祖先不姓孔,姓什么?姓子。孔子自称是殷人,其祖先属于殷遗民。在先秦,商、周两代,商是子姓,周是姬姓。但在当时,女子称姓,男子不称姓。所以,孔子的祖先姓子,但他们的名号中都不冠以子姓。
孔子祖先姓子,孔子本人自然也姓子,这确定无疑。孔子怎么又姓孔呢?
原来,准确地说,孔并不是孔子本人的姓,而是他的氏。古人的姓与氏是分开的,男子不称姓,称氏。孔子的孔,最初是氏,后来才变成了姓。孔子的孔,作为氏号,也就是孔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古文献中已有明确答案。《孔子家语·本姓解》指出:孔子先祖本是宋国公室成员,传到孔父嘉时,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 。《阙里文献考》卷一也说:孔子先祖从弗父何到孔父嘉, 五世亲尽,当别为公族,乃以字为孔氏 。这是说,孔子先祖弗父何让国后,其子孙仍然属于宋国公室成员,传了五世,到了孔父嘉的时候,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五世亲尽,不能再继续列入公室,而是应该别立一族。别立一族,必须有个族的名号,于是就取孔父嘉的字作为族的名号。孔氏的孔,是从孔父嘉那儿来的,孔是孔父嘉的字。
孔氏虽然从孔父嘉开始别立一族,但那时男子的名号,称氏,称名,称字,似乎并无一定之规,所以,孔父嘉以后,孔子的先祖如木金父、祈父、防叔、伯夏、叔梁纥,都不称氏,其名号中都无孔字。孔氏一系,名号中称氏的,是从孔子开始,其后固定下来,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孙子叫孔伋,曾孙叫孔白,玄孙叫孔求,等等。后来,氏变成了姓,孔也就由氏变成了姓。
由于孔子是圣人,也由于孔氏是从孔子开始固定下来,所以战国中后期孔子的直系子孙皆奉孔子为始祖。据《孔丛子·独治》篇记载,孔氏后人为祭祀先祖,立有两座祖庙,一是弗父何之庙,一是孔子之庙。孔子九世孙孔鲋说:他们 哭孔氏之别姓于弗父之庙,哭孔氏于夫子之庙 。孔鲋所说的 孔氏之别姓 ,是指孔氏别立一族以来的其他分支,这些分支并不以孔为氏,所以称 别姓 ;所有孔氏和孔氏之别姓,都奉弗父何为始祖。孔鲋所说的 孔氏 ,则是指孔子的直系后裔,都以孔为氏,都奉孔子为始祖。
古代姓与氏有分别吗?
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拆分开来,或曰姓,或曰氏,以及合而言之曰姓氏,其意义完全一样,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都是一家一族的名称。然而,在古代却并非如此,姓与氏是有分别的。
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 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氏族》进一步指出: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古代学者显然注意到了姓与氏的分别,并且指出,姓与氏的合而为一,是从汉代才开始的。问题在于,汉代以前姓与氏有什么分别?
简单地说,姓大氏小,氏是从姓分化出来的。在古代,一个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宗族,有一个总名;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个宗族不断分裂出一些分支,各个分支又都有自己的别名。这个宗族的总名就是姓,各个分支的别名就是氏。以周人为例,周人是黄帝之后,姬姓;周人灭商后,建立了周朝,接着封建了许多同姓诸侯,如鲁、卫、晋、曹、滕等等,这些诸侯都以国为氏;各国诸侯传至几代之后,再封立卿大夫,卿大夫或以王父字为氏,或以官为氏,或以封邑为氏,如鲁国有展氏、臧氏、东门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等等;以此类推,卿大夫再分置 侧室 、 贰宗 ,如,从季孙氏分立出公父氏,从叔孙氏分立出叔仲氏,从孟孙氏分立出子服氏,等等,这又产生了一些氏。在这个大系统中,姬姓是始终如一的,从天下、诸侯、卿大夫、士一直到庶人,都属于姬姓;而各个不同层次的分支,则各有各的氏,并且,不同层次的氏之间,还有大宗、小宗的从属关系。
可见,在周代,姓与氏截然不同。男子称氏,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族属,让人一看即知从属于哪个宗族哪个分支。女子称姓,则是为了严守 同姓不婚 的原则,避免与同姓谈婚论嫁的尴尬。
談孔子被人誤解的4大事
你知道嗎?被尊稱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的孔子,居然也有被人誤解的時候!今天要向大家澄清比較普遍的幾個謬誤,一起來瞭解吧!

孔子與其弟子的雕像感謝Adobe Stock圖
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的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魯人,公元前479年卒,年七十三。孔子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的官職或其謙遜與博學,而在於他自為表率並且運用睿智語言講述了如何做人的哲理!孔子及後人根據他的思想而形成的儒學對古代中國以及東亞文化有極其深遠影響,即使對現代的世人孔子的思想還是有著積極的意義。
歷史確實就像河流一樣,有清有濁。在孔子思想薪火承傳的過程中,由於時代的變遷,語言的變化,語境的消失,再加上後代好事之人胡亂註解,更使謬種流傳,導致現今人們所理解的孔子跟當時他的原意已經是大相逕庭了。
此文的目的,就是要澄清幾個比較普遍的謬誤,如若存在鄙陋,尚請諒解。
一、孔子歧視婦女嗎?
由於《論語・陽貨》中的一句「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孔子便被認為歧視女性,甚至被認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當然,也有人在為孔子鳴不平。不過,由於49年以後的中國大陸自始至終給孔夫子戴著一頂意識形態的帽子,致使為孔子辯護的聲音難被知曉。
《論語》中總共有19個「女」字,其中有18字通假「汝」字,意思是「你」。因此,有人認為這一句中的「女」字也應該做「汝」字解,但是「汝子」 (你們這些人的意思)一詞太過生硬,顯然不是聖人應有的水平,那麼這一句中的「女」字是現代漢語中的「女性」的意思嗎?當然也不是。
古文有其特定的語法,縱觀《論語》其中句式多用對偶。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這樣的對偶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也是這樣的句子,從語法來看,這裡的「女子」和「小人」應該是意思相近或者是相似的詞彙,論語中 「女子」只此一處,但是「小人」一詞卻用的很多,諸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等,從這些句子我們可以看出,在《論語》中「小人」一詞與「君子」一詞是意思相反的,那麼和「小人」一詞詞義相近的「女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人之陽曰男,人之陰曰女」,這裡的「女」其實是一個形容詞「陰性的」,組成「女子」一詞引申為「內心陰險狡詐的人」。
那麼,「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意思就是,那些內心陰險狡詐、人格卑鄙齷齪的人是最難以相處的,親近他們,他們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又會怨恨。所以,這句話的本意其實是與女性無關。
二、孔子不信神鬼嗎?
因為「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所以很多人認為孔子不信神鬼,更有甚者說夫子有反宗教的思想。
然而,縱使不說與孔子直接相關的古代典籍,光憑其弟子紀錄的《論語》中,也已存在多處文字能證明孔子是相信天地間有神鬼存在的,例如,「非其鬼而祭之,諂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既使如此,為何還會出現「子不語怪力亂神」呢?
孔子是聖人,自然知道宇宙間有無數的秘密是人類所無法了解和掌握的,那麼既然如此,人類應該如何對待那些自己不明白的事物呢?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針對「怪力亂神」等超自然的或宗教性事物,孔子特別提出「敬鬼神而遠之」,以至於「子不語」。那麼,為什麼夫子要「遠之」,而且還不談論這些事情呢?
世人常說,做人要守「口德」。佛教中講不能輕慢「佛法僧」三寶,其中就包括不能用言語不尊敬、詆毀的談論三寶,佛教中認為如果人用不好的言語對待佛、佛法以及僧侶會得到極大的惡報。而修煉人則懂得在修煉中要「修口」,包括不罵人、不說誑語、不說假話、不說不好聽的話等等。當然了,也不能使用不好的語言來談論神佛及佛法等等。一旦做了上述這些事,就會得到業力。
不過,對於人類所知甚少的神佛、佛法或其它超自然的事物,要如何才知道自己說的到底對不對呢?夫子是聖人,他要是說未必就說的不正確,但一般人如果說了,恐說錯甚至是犯下輕慢的罪過,進而遭到惡報。所以,夫子索性以身作則,強調 「子不語」了。
所以,「子不語怪力亂神」,本意不是孔子不相信這些,而是不要隨意的談論這些,也就是對於未知的事物要「修口」。
縱觀《論語》,孔子通過說「仁、義、禮、智、信」來告訴人類如何「守德」,其中的「子不語」就占據很大的比重。信仰宗教的人都知道,輕慢、詆毀、誹謗神、佛、佛法、經文以及修煉人的罪業是所有罪過中最大的,是最失德的行為了。
可惜不少人單憑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就誤會了孔子意思。現代人能夠懂得的太少了。
三、「中庸」是做「老好人」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庸」演變成了「中庸之道」,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庸之道」又變成了做人要圓滑,要做老好人的同義詞。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什麼是中庸呢?中,正也,不偏不倚,天下之正道;庸,常也,中和守常,不變之天理。中庸,就是行為要符合天理依據正道。
中庸思想在儒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內容絕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從本質上而言,中庸是儒家修養的最高境界了。
順便說一下《四書》中的《中庸》。《中庸》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是儒家經典之一。中庸本來不是獨立的一部書,而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朱熹編寫了《中庸集注》,並將它列入四書。
四、何為君子?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論語》所記錄的孔子言語中,約有100多次在談論君子,其中大部分是針對君子某方面的品性。至於完整地描述何為君子的,應當屬這一句「君子不器」。
器,就是器具,無論什麼器具其功能和用途都是有限的。很久以來,此句多被解釋為,君子不能拘於一才一藝,而是要多才多藝,這種解釋與現代人類沉淪於物質世界的實情是特別符合。其實,仔細一想就知道,無論如何多才多藝,都是有限度的,都還處於「器」的層次,無非是大小、多少而已。那麼何謂「不器」呢?
說「不器」,必須先說「道」。《論語》雖然沒有記錄孔子說「道」 是什麼,但是卻可以證明「道」在孔子心目中崇高的地位,「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又說君子應該「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君子應該如何求 「道」呢?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可見孔子認為君子為事的目的不在於事,而在乎道!孔子的門生,子夏則在「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中說明了君子和工匠行事的不同,君子為事是為了求道,工匠只是為了完成其事。
君子求道是為了什麼目地呢?為了「君子不器」。君子求道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了道德修養則要盡量以自身修養去影響他人歸正人心,也就是所謂「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試問君子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歸正人心,使得家族興旺、國家富裕、天下太平、人心向善是才學或是技能的作用能夠比擬的嗎?當然不是,只要道德的力量才能達到此目的,所謂「不器」也。
說到這裡想起夫子和子貢的一段對話,子貢問:「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瑚璉是古代祭器中貴重而華美的一種)。」看樣子當時的子貢在孔子眼中雖然有才能,但卻尚未達到「不器」的境界!
孔子鄙視獨善其身的人,《論語・子路》中載:「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愁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言必信,行必果」在正常人而言已經是美德了,但是孔子卻認為如果個人修養僅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而沒有在世人中產生應有的教化影響,也可算作是「小人」了。
「君子不器」不但提出了君子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也同時提醒想成為君子的人:行事時不能忘記真正目地。孔子說君子應該「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君子的行為準則。其實,科舉興而儒教廢,當「讀書」失去其求道修養的意義而成為追求功名的「器物」的時候,不但是儒學的沒落,也是人心的敗壞使然。現代的教育就更落其次了,之所謂「人才」,也就是說「女器也」。

感謝圖文視作者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1/21/n13912117.htmJapanese:https://jp.minghui.org/2023/01/23/89043.htmlEnglish:https://www.theepochtimes.com/falun-gong-founder-li-hongzhi-publishes-why-do-human-beings-exist_5000952.htmlDeutsch:https://www.epochtimes.de/falun-gong/gruender-von-falun-gong-li-hongzhi-veroeffentlicht-warum-gibt-es-die-menschheit-a4126954.html

點擊鏈接閱讀原文: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4/17/n13975246.htmJapanese:https://jp.minghui.org/2023/04/18/90685.htmlEnglish:https://www.theepochtimes.com/falun-gong-founder-mr-li-hongzhi-publishes-why-creator-seeks-to-save-all-life_5201909.htmlDeutsch:https://www.ganjing.com/zh-CN/video/1fqc9slbmch3uJZOOQXxrW9Ch1ab1c

無限觀看【神韻作品】(English.Vietnamese)可以用code:2082Z降低10%費用:https://www.shenyuncreations.com/zh-CN/subscriptionTo purchase tickets to Shen Yun, please login購買神韻門票請登錄:https://www.shenyun.com/tickets Can’t wa
法輪大法全部經書
正體:https://big5.falundafa.org/falun-dafa…简体:https://gb.falundafa.org/falun-dafa-b…
在線閱讀各語種《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
線上免費學習班 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All Falun Dafa Sutras:https://en.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Read online in all languages《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Free Online Learning Classes: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Falun Dafa Buch auf Deutsch:https://de.falundafa.org/buecher.htmlKostenloser deutschsprachiger Falun Gong-Kurs:https://lernen.falundafa.at/All Falun Dafa Sutras:https://en.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Read online in all languages《轉法輪》:https://www.falundafa.org/Free Online Learning Classes:https://chinese.learnfalungong.com/
神韻チケット&公演情報 jp.shenyun.com/2023/001/法輪大法 書籍&新経文 https://ja.falundafa.org/index.html法輪大法無料オンラインレッスン https://ja.falundafa.org/falun-dafa-books.html
責任編輯:xtd
【迎接新世紀綜合】網站宗旨:傳播真相 回歸傳統。把正的善的美的純的光明作品呈現給大眾使讀者受益的非贏利公益事業。特點:群英薈萃之地 民眾容通之處。(海納百川 潤澤蒼生)歡迎投稿【迎接新世紀】郵箱:liwenhan87@gmail.com